山東省畜牧獸醫局關于印發《山東省驢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5年)》《山東省兔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0年)》的通知
魯牧畜發〔2024〕6號
各市人民政府:
《山東省驢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5年)》《山東省兔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0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山東省畜牧獸醫局
2024年8月30日
山東省驢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5年)
驢產業是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優化畜牧業結構、深化一二三產業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山東是驢產業大省,品種資源優、加工能力強,多年來走在全國前列。為加快驢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東省打造全國現代畜牧業齊魯樣板實施方案的通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山東省“十四五”畜牧業發展規劃》等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24—2035年。
一、發展基礎和面臨形勢
我省養驢歷史悠久,長期以來,驢作為重要畜力,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驢傳統役用功能被快速取代,逐步轉向以肉皮奶加工為主、保健品和美容品等生物制品研發為輔的商用功能。也出現了一些階段性挑戰,如養殖數量下降明顯、生產方式相對落后、產業鏈條有待完善等。近年來,我省將驢產業發展擺上重要位置,出臺了《關于加快驢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驢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展重點、保障措施,在《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山東省“十四五”畜牧業發展規劃》中,也明確了加快驢產業發展的措施,驢產業呈現穩定發展態勢。
一是品種資源優良。我省德州驢是國內乃至國際上大型驢主要品種之一,體大、皮厚、產肉多,是培育肉用驢新品種的首選種質資源,近年來先后推廣到遼寧、內蒙、新疆及甘肅等養驢大省,為當地驢生產性能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區域布局集中。全省驢養殖分布在濟南、濰坊、聊城等11個市,其中聊城、德州、濱州、菏澤是我省四大優勢養殖區域,4市存欄量占全省總量85%左右,聊城市作為集中養殖區域,存欄量占全省的53%。
三是養殖模式適宜。養殖以“育肥+繁育”模式為主,存欄100頭以上的驢場180多家。規模較大的驢場,有自養的種公驢,配備專業技術人員,采用人工授精方式進行繁育,規模較小的驢場多采用本交繁育。
四是生產水平領先。德州驢母驢情期受孕率從50%—90%不等,驢駒平均初生重為25—30千克,6月齡斷奶重可達120—150千克,育肥周期240—300天,平均日增重約為300—600克,驢皮占比8%,出肉率42%—46%,均高于其他品種。
五是加工能力較強。全省阿膠及衍生制品生產企業20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0家,加工能力占全國的80%,全國市值排名前三的阿膠生產企業東阿阿膠、福牌、宏濟堂均在我省。驢肉生產企業50多家,以驢肉為主的大小餐飲企業近1000家。
二、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種業引領、品牌驅動、模式升級、優質高效,完善良種繁育、標準生產、科技支撐、產業經營、政策支持“五大體系”,打造集中養殖、深度加工、三產融合“三大區域”,推進標準、優質、產業、品牌“四化提升”,提高我省驢產業發展水平,引領全國驢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以市場為導向,激發生產經營主體的創新活力和競爭能力。發揮政府引領作用,規劃驢產業定位,強化服務保障,優化市場配置,引導全產業鏈主體有機結合、有效互動,推動驢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堅持分類推進,重點突破。以聊城、德州、濱州、菏澤等優勢養殖區域為重點,加快集群式發展,培育產業發展高地。引導濟南、濰坊等具備一定驢飼養基礎的地區加快擴繁場和規模化育肥場建設,做大做強驢產業。
——堅持龍頭帶動,融合發展。培育一批驢良種繁育、規模養殖、屠宰加工、產品研發等龍頭企業,加快三產融合快速發展。鼓勵企業與合作組織、養殖場戶密切利益聯結機制,構建互利共贏的產業化經營格局。
——堅持政策扶持,擴群增量。加快發展能繁母驢規模養殖,穩定核心生產能力。充分發揮財政、金融、環保、用地等政策激勵作用,穩步擴大驢存欄量,提高良種化、規模化、集約化、設施化水平。
——堅持科技支撐,提質增效。依托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驢產業體系、聊城黑毛驢產業發展聯盟、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力量,加強良種繁育、飼養管理、飼料利用、疫病防控、屠宰加工等關鍵環節技術研發推廣,提高生產效率效益。
(三)目標任務
到2030年,全省驢存欄量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規模養殖比重達到80%左右,引導培育阿膠生產龍頭企業3—5個,驢肉、驢奶等大型加工企業10個以上,開發高端特色產品10個以上,建設現代驢產業園區5個,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驢良種供應、生產加工、產品消費大省。到2035年,全省驢存欄量再翻一番,現代驢產業體系基本完善,全產業鏈價值過千億元,率先建成全國特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三、產業布局
充分考慮各地資源分布、產業基礎,面向省內外、國內外產業特點、市場需求,加快培育集中養殖、深度加工、三產融合三大優勢區域,進一步提高驢產業發展集中度,打造產業經濟新增長點。
(一)集中養殖優勢區
主要包括濟南、濰坊、濟寧、德州、聊城、濱州和菏澤7市,該區域是德州驢主產區,養殖歷史悠久,飼草料資源豐富。養殖數量大,7市驢存欄占全省的95%以上;規模比重高,7市存欄50頭以上的驢場數量占全省的98%以上。主攻方向:加快擴群增量,一體推進母驢繁育、規模養殖、快速育肥等發展,建成全國最大的德州驢種驢生產供應和養殖基地,帶動其他區域加快發展規模化養殖,為驢皮、驢肉等加工提供原料保障。
全省驢集中養殖重點縣(市、區)名單
市 重點縣(市、區)
濟南市 歷城區、濟陽區、平陰縣
濰坊市 諸城市、安丘市、青州市
濟寧市 嘉祥縣
德州市 禹城市、夏津縣、寧津縣、慶云縣
聊城市 東昌府區、茌平區、臨清市、陽谷縣、
莘縣、東阿縣、冠縣、高唐縣
濱州市 無棣縣
菏澤市 定陶區、鄆城縣
(二)深度加工優勢區
主要包括聊城、濟南、菏澤3市。該區域擁有東阿阿膠、福牌阿膠、宏濟堂、華信制藥等驢產品深加工企業,藥字號阿膠、健字號阿膠和阿膠系列產品等產業發達,驢肉、驢奶等加工企業較多。主攻方向:推進品牌戰略實施,突出抓好東阿阿膠、福牌阿膠、國膠堂、宏濟堂、肴驢肉、保店驢肉等品牌培強培優,滿足市場對高端優質驢產品多元化需求。
(三)三產融合優勢區
主要包括聊城、德州、濟南3市。該區域依托龍頭企業、合作社、產業協會等,規模養殖、特色餐飲、觀光旅游、文化展覽、休閑體驗等融合發展已見雛形。主攻方向:引導加工企業建立穩定的生產基地,與養殖場戶或專業合作組織形成穩定的利益共同體,抓好阿膠、驢肉、驢奶等產品開發和品牌創建,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網上營銷等新業態,促進三產融合,提升全產業鏈價值。
四、重點任務
實施六大工程,推進全省驢產業上規模、提水平,實現穩健發展。
(一)驢業良種振興工程
1.加強地方資源保護利用。完成第三次全省驢遺傳資源普查。支持國家級、省級保種場開展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增加種群數量,鼓勵開展驢種質資源挖掘利用。利用好國家東部地區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等平臺,重點保存驢精液、胚胎、體細胞、DNA等遺傳物質,構建活體保護和遺傳物質保存相結合的驢遺傳資源保護體系。
2.加快德州驢聯合育種攻關。落實國家和省驢遺傳改良計劃,爭取國家馬驢遺傳評估中心支持,健全種驢場內測定、檢測機構測定相結合的質量測定和評價制度,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商業化育種機制。指導驢原種場生產性能測定工作規范開展,培育3—5個國家、省級核心育種場,開展皮多肉厚、肉乳兼用和多胸腰椎數等新品系培育。引導種公驢站改造設施設備,組織開展種公驢遺傳評定和后裔測定,強化聯合育種,提高種公驢自主培育和優質凍精供應能力。
3.加強驢種業企業扶優力度。繼續深入實施省農業良種工程和預算內投資項目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加快驢優勢種業企業創新發展。鼓勵國家陣型企業、育繁推一體化企業、國家級和省級驢核心育種場等優勢種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等開展育種攻關。鼓勵企業建立海外研發機構、種業基地或并購國外科技型種業企業、研發機構,聯合建立育種研發中心和良種繁育基地。
專欄1 驢業良種振興工程
1.驢種質資源保護行動。建設國家級、省級驢保種場5個,改善資源保護條件,提高保護能力,開展技術幫包,指導科學保種、有序保種。在國家東部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保存驢遺傳材料5000份以上。
2.德州驢聯合育種攻關。以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進行皮厚肉多的東阿黑毛驢新品系培育;以山東俊馳驢業有限公司為主體,聯合其他規模化驢場,持續推進多胸腰椎數的驢新品系定向培育;以禹城市惠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選育肉乳兼用新品系。
3.驢種業企業扶優行動。推動人才、技術、資源等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鼓勵企業夯實研發基礎設施,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共建新型研發機構,支持培育2—3家驢育繁推一體化龍頭企業。
(二)能繁母驢倍增工程
1.完善良繁體系。構建以保種場、種驢場、種公驢站和人工授精站點為主體的繁育體系,提高良種場、種公驢站制種和良種推廣能力,擴展基層人工授精服務網絡,增加德州驢等優勢品種核心群數量。鼓勵驢種業企業提高擴繁能力,擴大德州驢良種擴繁規模。
2.強化科技支撐。鼓勵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驢產業體系、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企業合作,建設種質資源創新、養殖繁育、低碳生產等實驗室,突破制約驢繁育效率低的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難題。推廣驢人工授精和高效養殖技術,提高繁殖效率。將德州驢和驢產業相關技術列入省農業主推品種和主推技術,加強品種改良、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糞污處理等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
3.培育養殖大縣。依托現有政策項目,推動驢規模化養殖。按照“以加帶養、種養結合”要求,推進驢產業整縣域發展,打造特色養驢大縣,形成產業集群效應。鼓勵阿膠生產企業自建或以訂單形式聯建穩定的驢皮生產基地,推廣“龍頭企業+農戶”“場戶繁育+企業育肥”“牧區引繁+本地育肥”等模式,增加出欄量。
專欄2 能繁母驢倍增工程
1.驢業科技創新行動。開展驢產業生物育種、疫病防控、糞污利用、智慧養殖等關鍵技術研究,符合條件的,在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農業良種工程等科技計劃中擇優支持。
2.母驢增量提質行動。在母驢養殖大縣,強化政策引導和技術指導服務,發展驢規模養殖,持續增加母驢產能。
(三)標準養殖提升工程
1.推動養殖標準化。加大驢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力度,培育一批生產高效、環境友好、管理先進的驢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堅持良種良法配套、設施工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建立涵蓋良種、飼養管理、疫病防治、屠宰加工環節的標準體系,加快發布實施,提升驢產業標準化生產經營水平。
2.推動技術集成化。以“集約、高效、優質、低碳”為重點,加快現代化技術集成應用。發揮科研院所、專家團隊作用,推廣應用一批先進適用的科研成果和技術模式。加強產學研合作,建設產業研究院,提高科技創新和轉化應用能力。推進驢養殖全過程設施裝備和技術整合,加快智能化發展。
3.推動全程綠色化。加大養殖設施裝備研發力度,加快成套機械裝備推廣應用,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圍繞生產經營管理率先實施數字化轉型。遴選推介一批養殖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加大驢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力度,加快推廣應用養殖臭氣綜合治理技術。鼓勵規模以下驢養殖主體配套建設糞污處理設施,避免污染環境。
專欄3 標準養殖提升工程
1.標準化示范創建行動。支持驢規模養殖場提高良種應用、設施裝備、疫病防控、糞污處理水平,加快現代化智能裝備普及應用,開展示范創建活動,創建國家級、省級標準化示范場5個左右。
2.驢產品供給保障行動。建設與驢產品加工企業緊密聯結的產品供應基地,鼓勵龍頭企業通過收購、托管、技術輸出等方式,“以大帶小”提高產業組織化水平。
(四)龍頭企業培育工程
1.促進龍頭企業發展。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通過政策扶持、市場引導,因地制宜選準產業發展突破口,走多元化發展路線,促進龍頭企業聚焦做好“土特產”文章,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提高阿膠、驢肉、驢奶等產品的深加工能力,豐富產品品類,增加附加值。
2.強化發展要素保障。落實支持畜牧業發展用地政策,堅持節約集約用地,面向驢養殖用地需求,指導科學選址,優化生產區域布局,加快特色優勢區建設。落實畜禽養殖禁養區有關規定,不隨意擴大禁養區范圍。依法依規實施環評審批。
3.完善聯農帶農機制。發揮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優化配置生產要素,聯合合作社、家庭牧場、農戶等各類主體,共同開發優勢特色資源。引導企業和農戶加強技術共享、信息共享、品牌共享、渠道共享,建立更加穩定、長效的利益聯結機制,讓養殖場戶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
(五)延鏈補鏈強鏈工程
1.引導機制創新。建立省級推動驢產業發展協調機制,省市縣聯動,探索增加政策供給,跟蹤項目實施,協調解決困難,統籌推進驢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加快發展政府、金融機構、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場戶等多方合作新模式,形成穩定高效的產業運行格局。
2.加快全產業鏈培育。立足產業基礎,繪制全產業鏈圖譜。發揮驢屠宰企業鏈核作用,通過自建、聯建、訂單、協議等方式,推進一體化發展。用好農副產品展示交易平臺,組織驢產品加工企業參加展示展銷,推動與線上線下知名品牌平臺合作,拓寬優質驢產品銷售渠道。以優質驢產品基地建設為重點,培育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企業。
3.推動融合發展。發揮政府扶持引導作用,充分調動經營主體積極性,布局全產業鏈建設,發展驢標準化規模養殖,推廣德州驢品種及適用技術,打造商品化生產基地;引導龍頭企業完善精深加工、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研發高附加值產品,創建品牌;推動養殖、加工、流通一體化發展,建設現代驢產業園區、產業強鎮,加快集群發展。
專欄4 延鏈補鏈強鏈工程
1.千億級驢產業培強行動。培育一批骨干企業和優勢集群,提高驢產品品質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形成高附加值優良品種、保健食品、藥品等競爭優勢,到2035年,培育存欄千頭以上驢養殖企業10家,百億級阿膠等驢產品加工企業3家,全產業鏈產值過千億元。
2.融合發展推進行動。深耕德州驢優質資源,打造區域公共品牌,推動精深加工,發展休閑觀光牧場,促進全產業鏈融合。
(六)消費市場培育工程
1.加強驢產業品牌建設。組織德州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申報,保護地方特色種質資源,塑造“好驢出好膠”“好膠出山東”的公共品牌形象。支持養殖、加工企業開展品牌提升行動,完善管理體系,提高商標注冊、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
2.推進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健全完善驢產品從產地到市場的全程追溯體系,落實主體管理、包裝標識、追溯賦碼等制度,引導生產經營主體實施追溯管理。依托省畜牧獸醫綜合監管追溯服務平臺,鼓勵有條件的經營主體應用追溯系統,規范生產經營行為。
3.提高市場專業化水平。推進傳統驢及驢產品交易市場升級改造,在聊城打造活驢、驢皮及驢產品交易集散中心,提高服務管理水平。以“互聯網+”為引領,充分發揮網上交易平臺作用,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網上專營等現代流通業態,促進產銷對接。
五、環境影響分析
(一)影響分析。規劃提出加大驢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力度,堅持良種良法配套、設施工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加大驢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力度,加快推廣應用養殖臭氣綜合治理技術,鼓勵規模以下驢養殖主體配套建設糞污處理設施,避免污染環境,有利于進一步提升驢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規劃實施對環境的潛在不利影響主要有:如驢糞污處理設施建設管護不夠規范,易造成液體糞污滲漏、臭氣等問題,可能會對周邊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總體上,環境影響較小且可控。
(二)應對措施。為最大限度減輕環境壓力,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新建或改建規模化驢場必須在前期工作中做好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二是按照以地定畜、種養匹配的原則,要求規模化驢場配套足夠面積的農田,制定科學的糞肥還田計劃,建立糞污資源化利用臺賬;三是加強糞肥還田利用的技術指導,合理確定施用量、施用時間和施肥方式,確保農作物產量、質量和環境安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畜牧局指導全省驢產業發展工作,整合驢產業發展聯盟、驢產業體系、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等資源力量,及時研究解決驢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有關市要建立相應工作機制,研究制定本地驢業發展指導意見,落實好區域布局、重點任務、工作措施等,推進驢產業穩定健康發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統籌優勢特色農業全產業鏈提質增效試點、糧改飼等現有政策項目,支持驢標準化規模養殖、良種肉驢繁殖基地等建設。指導育種企業提純復壯驢核心群,加快新品種(系)培育。鼓勵金融機構做好信貸服務,拓寬增信渠道,加大保險保障,進一步提升驢產業發展的金融服務質效。
(三)注重示范引導。以國家級、省級驢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場為重點,采取專家培訓、典型匯編、觀摩學習、媒體宣傳等多種方式,不斷提升從業主體飼養管理、良種引進、投入品使用、疫病防控、糞污處理等水平。加快推進信息化要素與產業深度融合,推廣應用智能化、數字化設施裝備。
(四)深化對外合作。深度融入國內大循環,加強區域間合作交流,發揮我省驢良種和加工優勢,加強與內蒙、新疆等省份對接,優先在良種繁育、養殖基地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把握“一帶一路”建設機遇,鼓勵龍頭企業對外開展規模化養殖技術推廣、活驢及驢皮、驢肉進口交流合作,建設海外養殖基地,為國內加工業提供原料保障。
我要評論